“原本以为饭店前厅部的工作应该很轻松,到岗后才发现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尽管实习已经结束,金世嬉仍然清晰地记得自己刚到二十一世纪饭店时激动的心情。
今年7月,来自韩国的清华大学留学生金世嬉申请参加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主办的“在华留学生暑期企业实习”活动。作为实习接收单位,二十一世纪饭店对这位外籍实习生既热情,又严格。短短两个月,在与客人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普通话娴熟的金世嬉第一次深刻地体会到待人接物背后的中国文化内涵以及中国饭店行业的服务水平。
随着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化以及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青年选择到中国留学,但学习期间专业实习的机会少,是许多留学生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发起“在华留学生企业实习”活动,并征集了首期多个实习岗位。消息一经发出,就得到了留学生的热情回应。
投身实践学以致用
由于签证材料审核时间较长,重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巴基斯坦留学生萨拉姆7月下旬才开启了他在合肥的实习之旅。一下飞机,安徽新宇生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同事们在机场的热烈欢迎,瞬间消除了他的生疏感,让他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由于实习时间还剩1个多月,他更加珍惜这次难得的岗位锻炼。在这里,他看到了生态系统修复技术的应用以及环境治理工程科技研发的最新进展,不仅验证了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还找到了支撑硕士论文的重要论据。他认为,这次实习经历坚定了他未来工作的目标,并希望将来有机会留在中国工作。
在安徽生活网实习的韩国留学生朴美笑就读于南京大学传媒专业。和大多数中国年轻人一样,她平时很喜欢抖音、哔哩哔哩上的短视频。尽管这次传媒专业的实习岗位并不多,但她不想放弃难得的机会,在多次表达强烈愿望和反复沟通之后,她来到了自己感兴趣的安徽生活网,并发现,看似简单的直播与自己所学专业高度关联。在主播新人这个岗位上,她对现代传媒发展趋势有了更深的认识,还完成了许多视频制作和海报设计工作,中文表达也越来越顺畅。
“这是一座富有激情的火辣城市。转眼间,我在重庆德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实习结束了,有一种难以割舍的心情。”聊起这段经历,来自喀麦隆的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留学生蒂亚科·威尔弗里德感慨万千。
他所在的实习企业是一家空气能源及工业节能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涉及压缩空气系统、照明系统、真空系统、鼓风系统及相关托管服务。看着眼前的全自动化5G智慧空气能源站,他大开眼界,认为实习加深了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此前从来没有想过能够亲身参与到智能制造的工作中。一谈到企业的产品和技术,他滔滔不绝,俨然是企业的一员。
“专业实习不足是许多留学生面临的现实。在华留学生企业实习活动帮助解决了许多具体障碍,在实践中锻炼了留学生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也为留学生的职业选择打下了良好基础。”江苏优燃科技有限公司CEO符宇强博士对公司接收留学生实习给予了大力支持。回想起自己在美国的留学经历,他表示,暑假期间组织留学生开展专业实习,弥补了这个领域的欠缺,很有意义。
正在东南大学攻读交通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的阿西夫一到宁夏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施工现场,就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了。这里的地形地貌和他远在巴基斯坦的家乡十分相似,茫茫沙漠中,一条高速公路的轮廓初见雏形,令他赞叹不已。实习期间,阿西夫主动请缨,和同事一道在沙漠中测量勘查,往返穿梭。他希望能在中国学到更多本领,早日为自己国家的高速公路建设出一分力。实习快要结束时,公司向他抛出了工作的橄榄枝。面对这意外的惊喜,阿西夫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走近中国拓宽视野
卢旺达留学生森吉马纳·马塞尔就读于北京建筑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来到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不久,他就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有了全新的认识。他说,中国企业在卢旺达有着崇高声誉,中方援建的卢旺达国家体育场至今仍是该国唯一的现代化国际体育比赛场所,不久前竣工的穆桑泽供水项目实现了全天候不间断供水,极大地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中国推动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具体的、真实的。
同在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实习的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留学生马腾·戴维来自肯尼亚,他指着公司项目分布图激动地说,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蔓延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率先实现了经济复苏,公司的东非、北非、中亚、南太平洋、东南亚五大区域市场也以最快的速度完全恢复正常运营,充分体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7月初的广东,疫情突发。佛山市华清瓷建材有限公司迎来了赤道几内亚留学生埃内什蒂纳·姆本加。在中国已经生活了一段时间,她坚信中国政府会有效控制疫情,对此她并不忧虑,反而担心是否因为公司业务受影响而缩短她的实习时间。到公司后,看到英语熟练的公司负责人国际长途不停,同事们忙碌着下单发货,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她介绍说,因为负责人的果断决策,公司拓展了疫情稳定国家的新客户,并及时开发了新产品,经营业绩保持了增长的发展势头。对比许多国家的现状,这位北京外国语大学佛山研究生院国际商务专业的姑娘对中国青年企业家的国际视野和专业能力有了全新的看法。
对北京理工大学的意大利留学生苏珊娜来说,在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世纪剧院的实习,无疑为她开启了一段崭新的生活。“一切都太美妙了,能够在这里实习,真的很幸运。”她惊奇地发现,这里演出的不仅有各种中国剧目,还有许多西方歌剧舞剧,热爱艺术的她感觉收获满满。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她不仅了解了剧院工作的运作模式,还经常和中国同事就上座率、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