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麦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与外国互勉签证列表外交 [复制链接]

1#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180509/6223398.html

*先生的环球旅行

长沙→满洲里→俄罗斯赤塔→乌兰乌德→贝尔加湖→卡拉斯诺亚尔斯克→克麦罗沃→新西伯利亚→鄂木斯克→叶卡捷琳堡→莫斯科→圣彼得堡→芬兰约恩苏→芬兰罗瓦涅米→挪威→瑞典斯德哥尔摩→丹麦哥本哈根→德国汉堡→捷克布拉格→捷克CK小镇→奥地利哈尔市塔特小镇→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匈牙利布达佩斯→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发→奥地利维也纳→波兰华沙→德国汉诺威→荷兰芬洛→比利时布鲁塞尔→法国加来→英国伦敦→剑桥→纽卡斯尔→爱丁堡→苏格兰高地→纽卡斯尔→曼彻斯特→牛津→巨石阵→法国巴黎→卢森堡→瑞士→意大利佛罗伦萨→梵蒂冈→意大利罗马→意大利(那不勒斯→马泰拉)→圣马力诺→意大利(威尼斯→米兰→都灵)→摩纳哥→西班牙巴塞罗那→瓦伦西亚→直布罗陀→摩洛哥(丹吉尔→拉巴特→卡萨布兰卡→萨菲→马拉喀什→阿加迪尔→阿尤恩→达赫拉)→毛里塔尼亚(努瓦迪布→努瓦克肖特)→塞纳加尔(达喀尔)→冈比亚→几内亚比绍→几内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布基纳法索→多哥→贝宁→尼日利亚→喀麦隆→加蓬

上篇提到,入境尼日利亚的时候,我花了西法雇了宪兵队陪我过关。

警察可以雇吗?是的,这在这边很常见。这边所有的警察,工资收入不高,只要谈好价格,基本都可以请。还有一些人常在非洲的,上班都是点对点的,一般都会带上黑人,因为这样可以避开很多麻烦。

但我们旅行就不行,不可能全程请黑人。

我的车就经常会被拦下来查,一般都没什么问题。但是在尼日利亚逛的时候,遇到一个找茬的警察,非说我闯红灯,但我前面有车后面也有车,根本不可能。这些事情,确实都可以花钱解决,但需要很多钱,开口可能就是几十倍。所以尼日利亚这边,确实比之前的国家混乱一些。

我早已考虑了,在过危险地带,比如尼日利亚、刚果金、安哥拉等国家的时候,我可能会请警察。毕竟性命攸关,安全第一,不然到时候谁都救不了自己。

从尼日利亚入境喀麦隆,贝宁城→卡拉巴尔,这段路声名在外,甚至被称为死亡公路。

一开始,我是没有想着武装押运的,一路开过来故事听得太多,也经历了一些,觉得还好,一切没有想象中那么糟。

但自己过去的话,晚上几乎不能开车。一是行程太慢,二是仔细考量了一番,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还是不要去逞强了。

右二为胡介国先生

帮我安排武装警察的,是胡介国先生。

胡介国先生身上,标签太多,每个都不简单。他是非洲第一位华人酋长,是总统顾问,是尼日利亚-中国友好协会会长。来非洲已经四五十年了,早已融入非洲的一切。

在跟非洲人的交往中,先生会不自觉地介绍中国文化,后来干脆在尼日利亚办了多所学校。他说,“一代传一代,就把中国人和非洲人的友好种子撒播在他们心中,这样一来,比给他们钱和药更重要。”

先生还在非洲担任社长办了份报纸——《西非统一商报》。份报纸发行到超过一半的西非国家。

我和胡介国先生在利比里亚就认识了,是里昂集团的老板娘引荐的。这次到尼日利亚,先生自己开车接送了我,吃饭的时候也聊了许多,身上多重身份的加持,丝毫不影响先生的待人平易。

左胡介国,右谢仰嵩

谢仰嵩是湖南人,租着前总统府住着

先生帮我安排了两名警察持AK47护送我,早上5点多就出发,开了10个小时左右。

相比平日,多了两名警察的陪伴,倒是幽默欢乐多了。

整体印象是非洲人很爱唱歌跳舞。负责开车的警察,微胖,就很典型了。车上一共20多首歌,每到节奏欢快时,他就手舞足蹈了,手甚至会离开方向盘。

警察还蛮细心的,路过一座桥时,他们提醒我要拍照。因为在非洲,桥是比较稀少的,有时一条小河流,就得逼人绕道几十公里。像塞拉利昂到利比里亚,一条很小的河,村里常见的那种可以摸鱼的河,就需要坐轮渡。他们提醒我拍照,因为他们不知道,在中国,有很多桥。

吃饭的时候也很有意思,因为枪没地方放,他们就夹在腿上,我忍住不笑,假装埋头吃饭。

武装押运,凑一起多么惊险的四个字,却一路相安无事。

可能就和所有电影一样,无论铺垫多长,多惊心动魄,反正主角最后都会平安抵达。

顺利到达卡拉巴尔,在胡介国先生的安排下,我到了杨总这里住宿。

我跟杨总聊,说我现在会觉得黑人女孩漂亮了,能分辨她们的美,当然也能分辨黑人小伙的帅了。要是以前,只是觉得天下黑人都长得跟一个妈生的一样,没太多区别。

杨总说,那你可以回国了。

当非洲在我眼里已是有如平常了,也许是我融入的第一步了。

武装押运无惊无险,喀麦隆到加蓬的海关却依然不顺利。

海关无来由地把我拦下来,我的证明是从尼日利亚到加蓬,经过喀麦隆。他们说,没有写城市,需要我交3万块。我不答应,我说,这不合理。

喀麦隆过加蓬边境

我翻出报纸给他们看

然后他们把我带到了一个办公室,我愿意跟他去办公室,因为我愿意沟通解决问题。他们把我的证件都摆在一起,我把我的情况说明给头儿听,然后等了一个多小时。

我知道这次是故意找我茬,但我相信我会得到妥善地处理。

山顶标记,加蓬已经是到了赤道

朋友圈里只见到朋友喊热

而在加蓬,晚上开电扇还需要盖被子

在非洲,我会遇到不好的警察,会遇到不好的事,但这在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发生。但就像武装押运这回事一样,我对非洲的一切怀有敬畏,但不是恐惧。

行至喀麦隆,其实已经可以看到一些工业的气息,路过的不再是那么多的泥巴和森林,而是能见到一些水泥厂、加工厂的影子。要知道,在很多西非国家,经过城市的时候,会怀疑自地图是不是错了,人烟建筑都稀稀拉拉的,像一个新发现的大陆。喀麦隆不一样,建筑之间连得很近,也不再断电,感觉终于从上世纪穿越回了现代。

喀麦隆首都-雅温得夜景

这边几乎不停电了

说西非像上个世纪,一点也不夸张。我切身切肤地体会到,被世界遗忘的角落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生活中都用着最简单的东西,什么O2O,什么互联网+,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事。

现代文明,狠狠地把西非甩在了脑后。而这种差距,一代一代,又在不断拉开。

当我们的孩子受到的教育,越来越优质而多元,西非的孩子们,大多数依然在“打酱油”,“野蛮生长”着。虽然也在普及教育,但是上学的孩子总是不多。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去上学?那么他们可能会反问,为什么要上学呢?他们不知道读书有什么用,在工业不发达,文明不发达的环境里,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吗?读书总得有花销,路费、杂费什么多多少少总是有点。读完了干吗去?

不上学呢?总归是家里一个劳动力,四五岁端茶倒水,十来岁洗衣做饭,能干啥都看在眼里。

从开始到现在,非洲的“江湖传闻”听了太多,也写了不少。关于非洲的混乱,无秩序,对待外地人的一些不好的方式。

有一些人,在非洲工作,赚钱,但是从内心厌恶非洲,吃饭不卫生,没有时间概念,走在路上小孩伸手要东西……

但时至今日,我理解了。我们怎么能以我们的生活体验,去揣测他们呢?

我们生活在我们的快节奏里,一封工作邮件,1秒钟就收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