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志愿者陈希(左一)在社区公共服务站为外籍人员提供咨询服务。
■外籍志愿者吕威廉(右)在给集中医学观察定点酒店的外籍人士送早餐。
提供咨询、宣传*策、电话沟通……
4月18日(周六)上午9时,在*埔区广州科学城总部国际酒店,刚与酒店防疫工作组开完工作会的安哥拉籍志愿者吕威廉穿好防护服,准备“上班”。他在这家酒店已经上岗3天,穿起防护服驾轻就熟;相比之下,在广州市白云区*石街的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如家酒店门口,身材高大的布隆迪籍留学生志愿者吉恩是第一天“上岗”,穿上防护服来袖口还够不到手腕的位置。他向同伴尴尬地笑了笑,其他人立即帮他拉长手套,盖住暴露出来的皮肤。
广州出台相关入境隔离观察*策后,不少外籍人士住进了各区的集中医学观察酒店,生活习惯、语言沟通等问题随之而来,给吕威廉、吉恩这样的外籍志愿者提供了“用武之地”。提供咨询、宣传*策、电话沟通……这群“洋志愿者”活跃在广州的战“疫”一线。
他们利用语言优势为“老乡”服务
和吉恩搭档的喀麦隆籍留学生顾文森今年27岁,已经在中国待了五六年,此前在湖南长沙读大学,毕业后来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继续进修中文。这一天,他来到如家酒店的一个房间,敲开了房门。
“你好,兄弟,今天感觉怎么样?我希望你一切都好。”顾文森一边说,一边送上早餐和水果。屋内的外籍人士看到顾文森,露出惊喜的表情。虽然这是顾文森第一天在这家酒店“上班”,但他们原本就相识,现在看到顾文森为自己服务,隔离者由衷地道谢。
忙了一上午,顾文森成功帮助一名利比里亚籍人士办理了解除集中医学观察的手续。“他从广西来到广州,接受集中医学观察,今天刚好解除观察。我帮助他扫描穗康码,填各种表格,感觉非常好。因为我们的语言相通,沟通更顺利。他对我说,‘幸好有你在,我不会感到害怕。’”顾文森笑着告诉新快报记者。
非洲人的身份,使顾文森和吕威廉在工作中具有了特殊的优势。吕威廉为房客送完早餐后,会回到酒店的办公地点,用外语逐个打电话给在酒店隔离的外籍人士,询问他们的健康状况。“你好,我是在这里的吕威廉,今天你还好吗?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可以告诉我。”电话中,他言辞恳切,细致周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吕威廉一直在广州宅在家里,知道隔离者的感受。“我以一个非洲人的身份与他们交流。嘿!在这里,我们能够以一切可能的方式帮助你。”吕威廉笑着说,他已经准备好和任何一个非洲国家的客人打交道。
因为受过善待所以想做志愿者
“我想做志愿者,大家一起努力,为大家服务。人们就是应该互相帮助、互相服务。”谈及做志愿者的初衷,顾文森用流利的汉语如是说。
“在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很多外籍人士不会说普通话,我们可以做翻译、接待,也能开导他们。”来自也门的锐迪告诉新快报记者,他从华南师范大学汉语专业毕业两年多了,毕业后一直留在广州,如今从事国际贸易工作。“受疫情影响,我的工作暂时停止了。”他说,因此他有更多时间投身志愿服务。
外籍人士当志愿者的原因有很多,吕威廉则是抱着回馈社会的初衷。他告诉新快报记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得到了*埔区委外办和社区提供的良好服务,在感谢之余他产生了为广州抗击疫情贡献力量的想法,他希望自己能充当与非洲籍朋友之间沟通的桥梁。
白云区*石街*工委副书记邱名敦介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校区就位于*石街,该校留学生比较多。“经街道前期排查,共有名非洲籍人士。”他说,目前有5名外籍志愿者上岗,经过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在集中医学观察期间,他们感受到我们有效的防控措施,对工作人员很有感情,于是在解除观察后,自愿加入志愿者队伍,做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邱名敦介绍,非洲志愿者的服务效果很好,一方面可以分享他们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使其他外籍人士减轻思想压力,更加配合隔离措施,另外也能参与集中医学观察场所的服务保障和防疫工作。
“吕威廉的加入对我们与外籍人员特别是非洲籍朋友的沟通和说明解释工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埔区萝岗街道办事处派驻隔离酒店驻点组组长张武琼告诉新快报记者,“他虽然才来不久,但已基本能够胜任现在的工作,我们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同事,都很喜欢他”。
社区防疫也有外籍志愿者身影
除了集中医学观察酒店,广州的社区里也不乏外籍志愿者的身影。
刚果(布)籍志愿者阿宾来中国生活了15年,现在生活在花都区秀全街荔红社区。他40岁出头,会多国语言,普通话说得很“溜”。他现任广州刚果(布)商会会长。此前,他目睹了中国人民战“疫”的全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所在街道、社区的关心和关爱,深受感动,主动申请成为一名志愿者,参与街道、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协助社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与其他外籍志愿者一样,阿宾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与外籍人士沟通。在疫情期间,他积极协助社区对非洲籍人员宣传相关的疫情防控*策、举措和要求,及时、准确地传递防疫信息,积极引导他们提升个人防护意识,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
“我很乐意协助社区居委会做好防疫宣传,劝导说服自己的同胞在防疫期间坚持宅在家、戴口罩、少出门、不聚集,让他们明白自我居家隔离不仅是对别人的健康负责,也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阿宾如是说。
“我们居住在这里很放心,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不仅工作细致,而且还很有礼貌。”阿宾表示,作为外籍人员,他觉得自己和中国籍居家隔离人员一样,得到关心,对此感到很满意。
在广州,像阿宾一样热心社区志愿服务的外籍人士并不少。近日,白云区同和街金湖社区成立白云区首个社区外籍友人青年志愿服务站,将志愿服务送到外籍友人家门口。共青团白云区委联动同和街通过“*校合作为主、社区招募为辅”的模式,成立同和街首支外籍友人青年志愿服务队,首批招募5名队员。
昨天上午,3名留学生队员正式上岗,来自刚果(布)的女志愿者陈希坐进了金湖社区公共服务站的工位,她主要负责向社区里的外籍人士提供咨询,以及整理相关资料。而来自喀麦隆的两名男志愿者莫宇和史鹏飞则负责到金湖花园给正在居家隔离的外籍人士送宣传资料,出门前他们还特意用英语、法语、阿拉伯语和中文写了慰问卡片。“我们掌握好几种语言,今天上门的那家人就用法语交流,人家见到我们挺高兴的,我们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也很开心。”莫宇告诉新快报记者。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这批外籍青年志愿者的服务内容以疫情防控为主,包括协助街道和居委会与居住在社区的外籍友人进行交流、宣传广州市最新的防疫*策措施、参与对结束集中健康管理返回社区的外籍人士的暖心关怀行动等。
■采写:新快报记者李应华通讯员云宣花宣焦婵娟范敏玲■摄影:新快报记者李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