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麦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航浚4012轮团队海外作业疏浚杜 [复制链接]

1#
郑华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445742.html

落日的余晖洒在忙碌的非洲喀麦隆杜阿拉港,一艘艘远洋巨轮铺满了海面,有的正在靠泊,有的即将远航。来自中国的疏浚项目团队在“航浚轮”的甲板上极目远眺,脸上写满了喜悦——正是他们5年来的坚持,让杜阿拉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喀麦隆杜阿拉港只是中国疏浚企业在海外贡献智慧和力量的缩影。日前闭幕的第22届世界疏浚大会上,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副总裁王海怀指出,如今中国疏浚企业不但实现了发展的独立自主,还有能力助力其他国家,建设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海外疏浚工程项目,为提升全球航道港口等级、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努力。

位于喀麦隆西海岸中部的杜阿拉港,是中西非地区的海运中心之一,也是喀麦隆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最大的工商业中心,货运吞吐量占喀麦隆96%以上,是该国的经济命脉所在。

然而,长期以来,杜阿拉入港航道的水深问题严重制约着该港口的运转效率,影响着该国的经济发展。年起,经过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喀麦隆项目部的努力,杜阿拉港口重新焕发了生机。

航道回淤强度大亟待疏浚

杜阿拉市被誉为喀麦隆的经济首都,其经济主要由杜阿拉港驱动。作为杜阿拉入港航道维护疏浚工程的主力船舶,中交上航公司所属“航浚轮”已在此施工近5年了。

众所周知,所有涉及海洋经济活动的起点都源于港口,而港口的形成首先要做的就是航道疏浚。如果航道不通,一切都是空谈。

第一次见到这支中国疏浚团队,杜阿拉港务局技术部门负责人尼迈克先生迫切地提出愿望:“我们的航道需要彻底改变,希望你们能提供中国方案。”

拿到杜阿拉港航道实际水深测图,时任项目经理王震吃了一惊:设计水深为7米的航道起伏不平,大块区域水深已不足5米,且航道回淤强度非常大,两道浅坎像两条“减速带”一样横亘在航道中下游,而此时距欧洲公司结束疏浚作业还不到3个月。

此外,航道的安全问题也令团队十分头疼:航道实际位置与电子海图约有40米的侧向偏差,航道内的安全设施残缺不全,引航浮筒大面积缺失或夜间不亮,导致航道内船舶偏航、搁浅事件频发,仅是年9月就发生了5次事故。

如何在合同土方严重不足的条件下将航道水深保持在良好状态,必须制订出更成熟的方案。于是,团队踏上了漫长的技术攻坚之路。

技术攻坚为港口创造巨大效益

每天天不亮,时任总工程师的李爱*就带队出发,到施工航道现场仔细调查、分析冲淤动因。测量队使用国内带来的全部设备,将测量的触角伸到了航道的每一个角落;“航浚轮”则根据潮流、测量成果反复调整施工参数,试验总结最佳的施工工艺。

经过长达1年的技术攻坚与安全作业,团队确保了航道水深始终保持在良好状态,通航效率也不断提高,同时为港务局节约土方量近万立方米,而对方没有为此多花1分钱。

年7月,中国疏浚团队在与欧洲四大疏浚公司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了二期施工合同。

作业期间,为进一步赢得港务局信任,在做好疏浚工程的同时,“航浚轮”和项目团队还共同承担起“安全使者”的角色。每一天,该船都会主动提醒过往船只注意安全,并详细记录已偏航船舶的位置及偏航原因;每个月,项目团队都会定期监测航道所有浮筒的实时位置,并把浮筒、偏航、水深等情况反馈给杜阿拉港务局,并提出修缮建议。项目技术人员还定期带着最新的水深测图、浮筒位置图到港调处,告知对方最新的水深和浮筒位置,供引航参考。

喀麦隆项目团队接手疏浚工程以来,为杜阿拉港口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杜阿拉港的航道拓宽加深了,年吞吐量也在逐年增加。港务局每年的疏浚费用降低了,水深条件变好了,通航效率提高了,进出船舶也更安全了。

“我们非常需要中国的疏浚技术”

在一期工程的验收会上,负责杜阿拉港区调度和引航的港长伊弗瓦先生深有感触地说:“自从中国朋友来到这里,这条航道用起来比以前方便多啦。我们非常需要中国的疏浚技术。”

据悉,目前中国年疏浚工程量超过10亿立方米,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疏浚前沿技术、能够自主开展大规模吹填造陆和航道疏浚工程的国家之一。业内专家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的港口发展比较滞后,“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疏浚业带来了新机遇,也为中国疏浚业指明了新航向,而中国疏浚业也正在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

中交上航局有限公司总经理霍胜勇说:“我们把中国力量、中国方案、中国工艺带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同时,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谈到未来疏浚业如何更好地与“一带一路”倡议相结合,霍胜勇表示:“我们将致力于迈开转型升级的步伐,引导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发展注入疏浚动能。同时,打造生态疏浚,以及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度融合的智能疏浚,开拓海外新格局。”

如今,喀麦隆项目部和“航浚”轮逐渐在非洲站稳脚跟,他们服务当地,创建品牌,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书写着航道人的注解。

(中国海洋报记者朱彧,编辑吴琼)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